今天是2024年4月26日  
资料下载
首页 >> 资料下载 >> 详细信息
农产品批发市场“空市”问题:原因与对策
2009/7/15 9:15:00
农产品批发市场“空市”问题,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许多批发市场经营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与国外大多采取代理制和强制入市的形式不同,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采取的是直接对手交易、不强制入市的形式。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之后处于闲置状态,不能或者只能吸收很少的购销商到本市场上来进行交易,由此导致大笔的资产折旧费用、财务费用都无法收回,给批发市场经营者带来巨大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空市”问题。在近年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有许多批发市场尽管设施先进、交易环境良好,但是建成几年后仍然闲置。即使是目前已经开始正常交易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其建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也都存在着“空市”问题。甚至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即新建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空空荡荡”,而就在批发市场旁边的原有市场却“生意兴隆”,购销商们就是不进入新建的批发市场。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农产品批发市场“空市”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双边市场特征和网络外部性
  双边市场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两方(买方和卖方)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或中间平台来进行交易,而且一方(如买方)加入这个平台的收益和效用取决于另一方(如卖方)参与这个平台的数量的市场。所以平台企业在定价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对一方的定价,必须同时考虑对双边的定价。平台企业不仅要考虑对双方收取的总费用,还要考虑对双方收费多少,考虑收费结构。平台企业实现的交易额不仅与平台收取的总费用有关,还与平台对双边的收费结构有关。如果一个市场上的交易额只与总收费(总定价)有关,而与收费结构(定价结构)无关,那么这个市场就是单边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一是我们可以将农产品批发市场视作一个交易平台,一边连接着买方购销商,另一边连接着卖方购销商;二是市场的收费结构对买方和卖方存在明显的影响。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买方和卖方购销商收取的总的费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将一部分费用由卖方购销商转移到买方购销商,一方面会导致卖方购销商的福利增加,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上交易的卖方购销商人数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买方购销商承担的费用增加,买方购销商的福利减少,愿意到该市场上交易的买方购销商人数减少。但这一收费结构的影响并没有到此而停止,因为一方面卖方购销商人数增加,使得买方更容易找到交易对手,使得买方购销商增加,可能又会导致卖方购销商增加,这是一个正向自我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买方购销商的人数减少使得卖方购销商不愿到批发市场上交易,从而可能使得买方购销商人数减少,这是一个负向自我强化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两个自我强化过程的存在,使得收费结构变动之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不确定的,收费结构对最终的参与人数和交易额的净影响取决这两个 自我强化过程的相对强弱。
  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存在两组参与者之间的网络外部性,也即一边参与者进入市场的数量会以另一边参与者进入市场的数量为前提,这也即常说的“鸡蛋相生问题”。一边上参与交易的用户人数越多,对另一边的用户而言,达成单笔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搜寻成本越低,完成的交易额可能更多,由于这种外部性是来自于另一边,故称之为“间接网络外部性”或是“市场间网络外部性”。这里需强调的是,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与单边市场网络外部性具有根本的不同。单边市场网络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同一组有共同需求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与成本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规模经济;而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表现为两组对共同的中间平台有不同需求的市场参与者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间接网络外部效应。
  二、网络外部性与现有解决“空市”问题对策的缺陷
  现实中很多新批发市场建一个空一个,批发市场的经营者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大多与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双边市场特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关注不够有关。补贴或降价是目前大多数批发市场经营者采用的吸引培育客户,解决批发市场“空市”问题的主要对策。在单边市场上通过补贴、降价一般会将竞争对手的客户吸引过来,但这在双边市场上可能行不通,因为单边市场上的客户之间相互影响较小,双边市场上由于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卖方和买方客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大。所以,如果单纯只是补贴而不考虑这种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是行不通的。
  首先,新批发市场的补贴对象缺乏针对性
  新批发市场往往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对所有购销商,不管是买方购销商还是卖方购销商,也不管是优质客户还是一般客户,只要来市场上交易就给补贴。这种做法存在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客户对于批发市场都是一样重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客户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市场服务消费者的身份,每个批发市场的客户,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是批发市场这个交易平台提供的服务,如市场管理、市场信息、交易场地、结算等服务的消费者;其次是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因为市场每吸纳一个新的购销商,都使得市场网络扩大,市场的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这样,整个市场上交易的购销商都会感到自己搜索到交易对手更容易,在该市场上交易的风险降低。
  那些对别的用户是否参与新批发市场交易不太在意的用户,应该成为新批发市场首先吸引的对象,这比吸引那些很在意市场上已经有多少人的用户而言相对容易。只要将这部分不太在意市场已经有多少人的购销商先吸引过来,并达到一定规模的话,新批发市场对于那些非常在意市场已经有多少人交易的购销商来说,才会变得有吸引力。
  批发市场上存在的购销商虽然都有消费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但相比较而言,有些购销商作为消费者的功能更强,有些购销商作为参与者的作用更大,所以有必要区分对待。目前,许多批发市场经营者在吸引客户,解决“空市”问题时,通常都是一视同仁,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浪费钱财,甚至由于不能长期大范围补贴而终止,或是执意而行导致经营市场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其次,新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购销商的补贴额度较低
  对于购销商来说,在新批发市场交易还是在既存市场交易,实际支付的费用,例如分拣成本、损耗成本、包装成、进出场费用、税收支出、被盗损耗、代理费用等相差不大。如果新批发市场交通便利的话,运输成本的差别也不大。由既存批发市场转到新批发市场,发生变化的主要是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收益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的不同,还要加上转换成本。首先是从既存批发市场上获得的网络外部性的好处不能在新批发市场上享受到或是只能享受较少;其次是在位批发市场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解决协调信息不对称的机制,而新批发市场在这方面还不完善;最后是转换成本,而且随着购销商在在位批发市场上交易累计时间和交易额的增加而升高。
  针对购销商转到新批发市场应该补贴的,应该主要是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即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收益损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转换成本。现实中虽然新批发市场的经营者们已经意识到补贴的必要性,但通常的做法只按购销商到批发市场上交易的发生的实际费用来补,没有补贴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而实际上这部分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果只补贴实际费用,购销商可能会忽略不计。
  现实中的另一种做法是给购销商高补贴,但通常都是短期行为,花巨资补贴购销商来开个交易会,时间一般较短,这好比杯水车薪,肯定不能起到效果,因为短期内虽然有大量的购销商进入新批发市场交易,但并不能改变购销商对新批发市场长期增长的稳定预期。一旦大多数购销商对新批发市场的成长有信心,已经进入的购销商便不会溜走,新的购销商便会接踵而至,而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这还会形成一种“锁定效应”。
  三、解决农产品批发市场“空市”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解决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空市”问题,必须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双边市场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网络外部性。这里我们提出以下的思路和对策,供参考。
  1、解决“空市”问题,应该如何改进补贴方式
  第一,明确补贴对象。在确定补贴标准之前,应该明白哪些客户主要是“参与者”,哪些主要是“消费者”。通常情况下,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买方购销商应该成为补贴的对象,尤其是那些能形成示范效应的优质客户,因为买方购销商相对于卖方购销商而言更像“参与者”。目前的大多数批发市场采取的都是对买方购销商免费或收取较低费用,而对卖方购销商收取较高费用,而实质上买方购销商参与到市场上交易时已经享受了市场提供的各种服务,对于市场经营方而言,这部分服务也是有成本的,这部分成本可以视作市场为的投入品,只不过这部分成本不是由批发市场来承担,而是转嫁到卖方购销商身上,也即通过卖方购销商对买方购销商进行了补贴。但在批发市场建成初期,由于买方购销商和卖方购销商都较少,批发市场可能先必须垫付一部分补贴费用来吸引买方购销商入市,等卖方购销商多起来的时候再行收回。
  第二,提高补贴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而不是大范围的补贴使得提高补贴标准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使得长期补贴成为可能。补贴标准还必须随批发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当市场规模较小的时候,新进入者的搜寻成本、转换成本较高,从网络外部性中所获得的效用较低,从不对称信息中经受的风险较高,因此补偿标准应较高,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进入者参与市场的净效用越来越大,适当的降低补贴标准不会影响新进入者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能降低补贴成本。
  第三,实行更灵活的补贴机制。一个好的补贴机制能以最小的代价吸引最多的客源,并且使接受补贴的购销商放弃短视行为,使某些购销商和批发市场“坐在一条船上”,让其不自觉地时时处处从批发市场的长远利益考虑。对于那些优质客户,要不惜重金对其补贴;对于那些吸引别的购销商进入新批发市场的个人或机构也要通过补贴对其形成足够的激励;当某个购销商对吸引其他购销商的进入不再重要时,要适当减少补贴,将补贴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第四,坚持长期补贴计划。长期补贴可以使客户形成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市场的扩大。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补贴只能让补贴资金石沉大海,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长期补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买方购销商预期自己只要到该批发市场上交易肯定能获取一个较高的效用,让卖方购销商预期到该批发市场上肯定存在一大批买者,久而久之买卖双方便对这个平台产生了依赖,甚至新进入者都感觉到非加入这个平台不可才能效用最大,到了这个时候,补贴便可以考虑取消了。
  2、按交易额收费还是按固定租金收费,哪种方式更有利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对那些主要具有参与者性质的客户补贴的同时,也可以对部分纯消费者性质的客户进行收费,但如果按交易额收费可行的话,最好实行按交易额收费。这是因为按交易额收费能提供更好的激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单边市场上,固定租金(这里相当于固定收费)比分成租金(这里相当于按交易额收费)要更能提供激励。但在双边市场不同,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收取固定费用与收取交易费用相比,导致平台较少的人数更多。现实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收取交易费用也越来越受到批发市场的欢迎,像深圳农产品股份公司目前在上海、南昌等新建的批发市场实施按交易额和交易量收费,布吉市场也在努力推行,根本原因就是按交易额收费有力于平台企业增加利润。
  3、老批发市场关闭、市场搬迁是新批发市场成长的有利时机
  老批发市场关闭、市场搬迁的之际,通常是老市场网络外部性最弱、信息不对称最强、新市场转换成本最低的时候。
  首先,网络外部性最弱。在老市场搬迁和关闭的时候,通常会有部分购销商认为搬迁新址不理想,因此不愿搬到新址,由于买卖双边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由此可能还会导致另外一部分购销商不愿搬迁,这种负网络外部性随着购销网络的复杂程度上升而放大。
  其次,转换成本最低。购销商从在位批发市场旧址搬迁到新址的过程中,本身也会面临一定的转换成本,因为有些成本是不能从旧址转移到新址的。相对于在位批发市场没有搬迁的时候而言,在位批发市场搬迁使得购销商转到新批发市场的转换的机会成本降低,因为此时即使不转移到新批发市场而继续留在老批发市场也存在一个转换成本,这就使得购销商更有可能转移到新批发市场上。
  4、老批发市场拥挤的时候,是新市场兴建的大好时机
  随着老批发市场日益拥挤,老批发市场的场地显得越来越小,周边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平台企业为了缓解压力,肯定会抬高收费,虽然老市场正网络外部性要比新市场强,但随着老市场的拥挤程度越来越高,拥挤造成的负外部性会最终超过正外部性。这时候对于用户而言,继续在老市场上交易,就得不偿失了。如果新市场在此时兴建,由于负外部性比新市场要小得多,如果再加上补贴等手段,就可以使正网络外部性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新市场的“空市”问题也迎刃而解。




                
来源:济南堤口集团信息中心搜集整理
Copyright(C)www.jndkj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济南市济齐路2号 邮编:250023
联系电话:0531-85971651 邮箱:dikoujituan@163.com 鲁ICP备08006794号-2
网站设计制作:北京松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1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