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4月26日  
资料下载
首页 >> 资料下载 >> 详细信息
济南市服务业发展研究初探
2008/11/23 8:25:00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济南市“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关键领域和强化省会城市功能与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体现省会功能的服务行业发展不够。一是济南作为山东省的政治中心,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不足;二是充分体现省会功能、满足国内、国际交往的需求,会展业、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待加强;三是大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要更加充分利用省会的文化资源,将济南建成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名城;四是知识了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不能充分承接国际、国内先进服务业在山东的扩张和转移,限制济南作为区域服务中心的功能发挥。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生产服务。从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只有不到10%的单位成立了为生产服务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也只占到从业人员的2%~3%;R&D(指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所发生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6年只有1.7%,除浪潮、重汽集团的R&D投入接近国际公认的5%左右外,其余的规模以上工业的企业科研投入都很低。涵盖全市主要行业的91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37家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只占40.7%。 
  ■济南市服务业的整体推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攻坚、加强领导、强化引导、营造氛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重点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开放带动、法制保障、品牌引领、人才支撑等措施,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济南市“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关键领域和强化省会城市功能与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服务业是坚持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济南市重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较大,重化特征极为明显,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于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服务业吸收就业劳动力人数己经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总数,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济南市服务业接纳就业情况看,截至2007年底,全市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149.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1%,比二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高出9.1个百分点。相信随着济南市服务业的发展,它也将成为我市创造就业机会的最佳领域。 
  3.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原动力及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一方面,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高技术化的过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再者,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产业关联度的优势,如果没有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新型工业化就只能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徘徊。 
  4.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济南市提高区域整体实力的必然选择。济南市未来竞争能力与区域地位的提高,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共同支撑,这将表现为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趋向融合。济南近几年来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拥有了发展现代服务业最基本的市场条件和现实需求。 
  现状和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有序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5%提高到2007年的48%,已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市服务业已逐渐形成了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旅游休闲、商务服务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新格局。济南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省会功能的服务行业发展不够。 
  一是济南作为山东省的政治中心,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不足;二是充分体现省会功能、满足国内、国际交往的需求,会展业、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待加强;三是大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要更加充分利用省会的文化资源,将济南建成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名城;四是知识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不能充分承接国际、国内先进服务业在山东的扩张和转移,限制了济南作为区域服务中心的功能发挥。 
  2.内部结构正趋于优化。虽然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在济南服务业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正在逐渐调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2007年比2000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从2000年的8.7%提高至12.4%;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从4.9%提高到13%。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生产服务。从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只有不到10%的单位成立了为生产服务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也只占到从业人员的2%~3%;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6年只有1.7%,除浪潮、重汽集团的R&D投入接近国际公认的5%左右外,其余的规模以上工业的企业科研投入都很低。涵盖全市主要行业的91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37家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只占40.7%。 
  优势和制约因素 
  济南市发展服务业具有很多优势,如独特的城市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潜在市场巨大;便捷的交通体系;较先进的科技教育优势;活跃的金融服务业等。但制约因素也不少: 
  1.经济开放度不高。2007年,虽然济南出口增长明显,同比增长40.8%,但总额在省内仍居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之后,实现出口34.4亿美元,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6%,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十一位。较低的经济开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济南市服务业的发展。 
  2.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为依托。应该说,近年来济南市服务业增长比较快,政策等非制造业影响成份较多,受制造业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总体上,济南市在制造业并不具备比较优势,而且近年来我市工业的重化特征非常明显,使节能降耗和结构调整成为重点,高新技术工业及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均不具备明显优势,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有待继续加强。这些都是济南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3.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资源分割严重。我国服务业中的许多行业在放宽行业准入制等制度方面比较晚,垄断和市场准入限制多,各种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市场,有些领域几乎由半官方的机构所垄断。严格的进入限制和高门槛,导致不少现代服务业的经营主体投资渠道单一,竞争能力弱,经营效益不佳,供给性价比低,抑制了需求。同时,由于在济南的中央、省和军队等部门比较集中,资源和管理制度协调存在一定难度,资源分割现象严重。这些都为济南市的服务业发展形成了无形的障碍。 
  4.运行机制不尽合理。首先,济南市服务业空间布局调控不足。城市规划实施不尽到位,城区和郊区空间发展政策差别不十分明显,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过于集中在城区,特别是过于集中在市中心。其次,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一些现代服务业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轨道,削弱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某些重要服务行业所有制结构与投资主体仍以国有和集体为主,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度不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造成服务业部门资源的流动不足,要素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弱化了竞争机制在行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国有事业单位改革障碍大,在公共部门和一些大中型企业内部,福利型、事业型的服务部门还很多,这些部门主要为内部提供服务,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的步伐比较慢。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过于看重其公益性的一面;对金融、广播电视等,过于看重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社会活动工具的一面;对于医疗卫生、城市交通等,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的一面,导致这些行业过分依赖于政府,缺乏自我发展机制。 
  5.人才短缺。尽管济南市部分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人才,一些院校也调整专业方向,加大培养力度,但短期内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短缺,特别是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房地产管理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发展思路和对策 
  总体思路: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视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既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既应优化提升消费者服务业,又应培育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抓住世界服务业转移、全运会、园博会等历史性契机,充分发挥省会优势,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法治化优化服务业环境。 
  对策建议:济南市服务业的整体推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攻坚、加强领导、强化引导、营造氛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重点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开放带动、法制保障、品牌引领、人才支撑等措施,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加强领导,重视服务。济南市已成立了发展服务业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对于发挥综合部门通盘考虑、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非常有利,但目前仍需形成自上而下互为贯通的工作网络,同时,不断强化各级的服务意识,由“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 
  2.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快研究制订济南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导向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扩大半径、提升能级”的原则,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滚动发展,逐步建立起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大项目储备库。要全面梳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细则,包括对投资导向、用地、项目审批、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细化,在进一步扶强扶优,大力推进跨行、跨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的组建,鼓励服务类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重点支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较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3.注重基础、产业联动。一是通过市场深化,奠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雄厚市场基础。提高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特别是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和服务交易市场化。二是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及服务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技术基础。三是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在多样化、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基础上,拓展服务辐射空间,使服务价值链向外延伸。四是通过网络化架构,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基础,服务企业要向连锁化、联盟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形成网络型组织结构。五是通过主动接受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六是促进产业共同进化机制。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如汽车服务、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和工业信息服务,以及公共性服务业,如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工业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工业服务等。 
  4.技术创新,开放带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优势传统服务业,采取适当方式鼓励其加快改造升级的步伐;开辟投融资渠道,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界限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多种改造、改组方式,促进现代服务业由粗放型的外延扩张向集约型的质的提高转变;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求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项目,拓宽融资的渠道。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新兴行业和薄弱环节,通过改造、提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提高我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5.营造环境,法制保障。加快对不适应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法规和政策的清理,及时废止不符合世贸组织要求和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文件;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价格管理、纠纷仲裁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信用济南”。打破行业垄断,进一步清理准入条件,除了国家有特殊规定以外,所有投资领域放宽管制、规范管理、降低门槛、减少收费、改善服务,全面实行“非禁即入”。 
  6.注重人才,加强培养。要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要特别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



来源:济南日报 
Copyright(C)www.jndkj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济南市济齐路2号 邮编:250023
联系电话:0531-85971651 邮箱:dikoujituan@163.com 鲁ICP备08006794号-2
网站设计制作:北京松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1195号